[1] 张振香,林蓓蕾,刘腊梅,等. 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 785. [2] Chen JK, Chen TW, Chen CH. Preliminary study of exercise capacity in post-acute stroke survivors [J]. Kaohsiung J Med Sci, 2010, 26(4): 175-181. [3] 魏海棠,杨珺,刘志霞,等. 三级康复体系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4, 29(1): 8-11. [4] 赵建功,张向东,王敏,等. 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续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8): 3417-3422. [5] 邱燕云,罗慈伟,谢光花,等.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1): 192-194. [6] 黎月银,汪顺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 2016, 29(2): 371-373. [7] 陈显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质量影响[J]. 吉林医学, 2015, 36(15): 3385-3386. [8] 吴浩,贾鸿雁,刘秀梅,等. 方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构建及服务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7): 773-776. [9]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9-380. [10] 胡世红,洪洋,凌晴,等. 康复诊疗一体化系统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5): 608-612. [11] 熊德凤,张冠庭,潘经光,等.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评定香港残疾人士和慢性病患者的活动和参与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08-512. [12] 胡裕君,陈启波,韦敏,等. 社区康复教育和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2): 173-174. [13] 巫敏. 脑卒中后遗症期家庭康复的有效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36): 29-31. [14] 韩修英,闫文艳,杨海英,等.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9(2): 412-414. [15] 林莉莉,饶婷,林正坤,等. 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管理[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12): 1296-1300. [16] 梁欢澜,王运林,罗卓章,等. 引入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初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4, 43(4): 471-475. [17] 郭根平,江玉权,戎佳晶,等. 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2): 108-110. [18] 陶春红,罗慕峰. 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J]. 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月刊), 2016(3): 102-104. [19] 姚丽,应盛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与良肢位摆放的临床观察[J]. 社区保健与康复, 2015, 12(36): 60-63. [20]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5): 1907-1909. [21] 高春华,黄晓琳,黄杰,等. 自我管理对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8): 789-793. [22] 宋长金. 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日常生活工作的改善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2): 1666-1667. [23] 沈光宇,成彬,蔡俊燕,等.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社区康复, 2010, 25(2): 156-157. [24]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 家庭康复干预模式对社区脑卒中的康复效果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5): 3264-3266. [25] 卓大宏. 关于贯彻执行《社区康复指南》的刍议[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4): 291-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