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海云, 王寅, 周信杰, 何爱群. 基于“中枢-外周-中枢”理论的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针刺干预脑卒中患者中枢及上肢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8): 919-925. |
[2] |
王琰, 金龙涛. 针刺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615-620. |
[3] |
秦彦强, 董浩, 孙迎春, 程先宽, 姚海江. 不同针刺方案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递质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 30-37. |
[4] |
周小珏,冯婧,庞日朝,刘捷,张安仁. 隔日限食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芳香烃受体/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机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5): 544-551. |
[5] |
林爱金,王洁琼,敖丽娟,陈茉弦.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远期行为学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8): 908-912. |
[6] |
黄武杰,刘红,李雅萍,江征. 疼痛缓解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步态特征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2): 197-202. |
[7] |
杨赫,唐强,朱路文.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2): 1437-1442. |
[8] |
杨福霞,侯冬梅,高进云,古媚,赵波沣,曾旭梅,詹敏敏,谢敏娇,谢耀钦.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和皮质脊髓束损伤效果的神经影像学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1): 1312-1317. |
[9] |
张春艳,王艳,李宏玉,庄亚楠,朱淑伟,徐丹双,张雪薇,陈慧杰. 针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便秘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0): 1211-1217. |
[10] |
彭志锋, 张义平, 张继红. 早期运动联合戊四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效果及其机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 27-30. |
[11] |
王娜娜, 杜小正, 何文洁, 张馨予, 郑欣, 李梦莘.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 67-70. |
[12] |
伍艳君,邬开会,刘茜,王依滢,邱国平,徐进,盛华均,朱淑娟. 电针对APP/PS1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老年斑沉积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9): 1045-1051. |
[13] |
王传杰,吴毅,陶峰,杨雷. 丰富环境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和认知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5): 539-543. |
[14] |
李乐,黄盛,李珑,张嘉泳,金婷婷,张宇豪,张冰雪,杨敏光,梁胜祥,王志福,柳维林,陶静,陈立典. 电针对APP/PS1小鼠脑功能活动影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5): 544-549. |
[15] |
沈熠,莫岩君,于天源,吕桃桃,罗宇婷,张羽墨,邵帅,李易真.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髓鞘厚度和神经调节蛋白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4): 423-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