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祝莉洁,贠国俊,张伟云,刘青,曹建国. 超声成像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腓肠肌定量评定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9): 1079-1083. |
[2] |
李思佳,张琦,何艳,刘前进,张燕庆,周天添. 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与脊柱活动度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0): 1211-1216. |
[3] |
王仪,张跃. 痉挛型脑瘫神经肌肉功能对步态的影响及针对性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3): 310-315. |
[4] |
马婷婷,张皓. 下肢康复机器人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移动功能的物理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2): 171-176. |
[5] |
何艳,张琦,胡晓诗,马婷婷,李思佳. 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2): 1464-1469. |
[6] |
马婷婷,张皓.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和步行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1): 1260-1265. |
[7] |
庞冬清, 刘介生, 刘劲松, 吴卫红. 感觉运动性鞋垫对脑性瘫痪儿童步态及能量消耗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8): 971-975. |
[8] |
杜森杰, 张跃, 李红英, 朱敏, 陆芬. 儿童爬行促通训练机器人在痉挛型双瘫患儿康复中应用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0): 1195-1200. |
[9] |
吴满红,梁利平,曾静,李容汉,罗鑫刚,梁伟燕,常燕群. 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8): 942-945. |
[10] |
方科, 李范玲, 肖晟, 李欣, 刘宏. 跟腱延长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马蹄足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6): 734-736. |
[11] |
任素伟,林春,孟兆祥,王继兵,尹正录,陈波.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效果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1): 1310-1313. |
[12] |
王利江,刘秋燕,于晓明,侯梅.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效果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0): 1209-1213. |
[13] |
郭金颖;史惟;周美琴;王素娟 .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7): 799-803. |
[14] |
王玉昌;庞伟;冯欢欢;刘师振;张慧. 痉挛型瘫痪大鼠骨骼肌DNA甲基化水平与肌纤维构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5): 519-523. |
[15] |
韩长河;王增春;王强;. 多模式镇痛在脑瘫下肢矫形术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4): 483-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