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06, Vol. 12 ›› Issue (07): 578-580.
林茂虎1,2; 郁华亮2; 苗芮2; 秦万长2; 贾宁3; 李娟4
LIN Mao-hu,YU Hua-liang, MIAO Rui, et al
摘要: 目的了解小肠粘膜下层(SIS)在膀胱组织修复中外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释放。方法用ELISA法和MTT法体外测量冻干SIS在PBS孵育液中VEGF和bFGF的含量及对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用猪小肠粘膜下层行大鼠膀胱部分修复。术后在不同时间观察大鼠膀胱修复情况,并用组织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VEGF和bFGF的表达,单纯大鼠粘膜及部分肌层缺损组作为对照。结果SIS在PBS孵育液中bFGF含量约为(121.8±2.683)ng/L,VEGF含量约为(93.8±3.033)ng/L,且对上皮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移植的SIS上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平滑肌肌束。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和bFGF在术后第1周均呈弱阳性表达,第2周以后实验组VEGF和bFGF表达逐渐增强,至第6周达到高峰,第8周VEGF和bFGF的表达逐渐减弱;而对照组在第1~10周VEGF和bFGF的表达均呈弱阳性,未见明显的表达高峰。结论SIS作为载体将外源性生长因子带入大鼠体内,在SIS逐渐降解的同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血管生成和宿主细胞的长入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