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冬, 徐子涵, 李江, 鞠萍. 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脑电图θ振幅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 30(1): 87-94. | 
																																																																																																																																																
																					| [2] | 李芳, 霍速, 杜巨豹, 刘秀贞, 李小爽, 宋为群.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前肢运动障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7): 777-781. | 
																																																																																																																																																
																					| [3] | 刘宁, 刘雨泉, 祝斌, 于凌佳, 谭海宁, 杨雍, 李想.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国内应用情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7): 808-815. | 
																																																																																																																																																
																					| [4] | 王一吉, 周红俊, 何泽佳,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卫波, 康海琼, 张缨,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对称性与步态对称性的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639-645. | 
																																																																																																																																																
																					| [5] | 袁媛, 周红俊, 丛欣莹, 刘根林, 卫波,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程度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725-730. | 
																																																																																																																																																
																					| [6] | 蒋乐, 杜良杰, 黄富表.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及认知行为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576-581. | 
																																																																																																																																																
																					| [7] | 郭霜, 谢咏祺, 张良, 张春佳, 彭润, 杨德刚, 杨明亮. 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神经学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582-589. | 
																																																																																																																																																
																					| [8] | 张园, 杨剑. 基于ICD-11和ICF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康复干预方案及其健康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377-1385. | 
																																																																																																																																																
																					| [9] | 石孝宇, 杨剑. 脊髓损伤患者适应性身体活动及其健康效益:基于ICF的Scoping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395-1404. | 
																																																																																																																																																
																					| [10] | 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卫波,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逯晓蕾,袁媛,蒙倩茹. 伴并发症脊髓损伤的神经学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8): 934-938. | 
																																																																																																																																																
																					| [11] | 康海琼,周红俊,刘根林,卫波,郑樱,张缨,郝春霞,王一吉,逯晓蕾,袁媛,蒙倩茹. 脊髓损伤患者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7): 855-858. | 
																																																																																																																																																
																					| [12] | 张妙媛,何英,李晓霞,彭敏,张蕾,刘姝颖,孔瑛. 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6): 716-724. | 
																																																																																																																																																
																					| [13] | 周小珏,冯婧,庞日朝,刘捷,张安仁. 隔日限食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芳香烃受体/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2/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机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5): 544-551. | 
																																																																																																																																																
																					| [14] | 魏娟芳,王琳杰,崔艳如,岑秋宇,张安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对脊髓损伤动物治疗作用的系统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5): 585-592. | 
																																																																																																																																																
																					| [15] | 栗亮,廖利民,吴娟,靖华芳,高轶,王越. 盆底肌训练对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9): 1093-1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