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胜男, 邱卓英, 孙宏伟, 邹敏, 李安巧. 智力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理论架构、方法与服务[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 22-28. |
[2] |
陆佳妮, 白钟飞, 史晓宇, 舒甜, 王惠芳. 职业能力训练与评估系统对上肢损伤工伤患者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24(1): 107-111. |
[3] |
于娟娟. ISO 26000 《社会责任指南》标准在残疾人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2): 242-244. |
[4] |
徐艳文a;罗筱媛b;卢讯文a;Chow S. Lam. 林氏就业准备量表在工伤职业康复中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92-596. |
[5] |
熊国星;徐文磊;郑德金;江晓峰;戴红. 在岗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干预[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1): 91-93. |
[6] |
李家军. 工伤职业康复的价值及影响因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4): 395-397. |
[7] |
孙先德. 构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11): 1001-1003. |
[8] |
罗筱媛;唐丹;杨晓姗;卢讯文;何永华. 工伤工人回归工作的个案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8): 773-776. |
[9] |
李勇;陈耀红;邵翠霞;孟珺;施继良;曲成毅. 北京市成年智力残疾人职业康复效果及影响因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5): 415-417. |
[10] |
肖菊英;郑俭. 美国康复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5): 478-480. |
[11] |
熊国星;徐文磊;孟月;胡珊珊;孙知寒;赵悌尊. 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工作疲劳感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12): 1193-1195. |
[12] |
陈耀红;李勇;施继良;彭虹;谷长芬;关威. 成年智力残疾人职业康复效果评价问卷的编制及测评[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8): 771-773. |
[13] |
徐艳文;Chow S. Lam;唐丹. 脊髓损伤患者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7): 678-682. |
[14] |
熊国星;孟月;徐文磊;杨兵;黄震. 残疾人职业满意度调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11): 1076-1079. |
[15] |
王莲屏;朱平;. 职业康复方法在工伤人员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05): 489-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