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冬, 徐子涵, 李江, 鞠萍. M1区联合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脑电图θ振幅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 30(1): 87-94. |
[2] |
孙藤方, 任梦婷, 杨琳, 王耀霆, 王红雨, 闫兴洲. 高压氧治疗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干预脑卒中患者踝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8): 875-881. |
[3] |
李芳, 霍速, 杜巨豹, 刘秀贞, 李小爽, 宋为群.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前肢运动障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7): 777-781. |
[4] |
刘宁, 刘雨泉, 祝斌, 于凌佳, 谭海宁, 杨雍, 李想.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国内应用情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7): 808-815. |
[5] |
王一吉, 周红俊, 何泽佳,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卫波, 康海琼, 张缨,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对称性与步态对称性的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639-645. |
[6] |
袁媛, 周红俊, 丛欣莹, 刘根林, 卫波,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程度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725-730. |
[7] |
蒋乐, 杜良杰, 黄富表.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情绪及认知行为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576-581. |
[8] |
郭霜, 谢咏祺, 张良, 张春佳, 彭润, 杨德刚, 杨明亮. 舞蹈致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神经学预后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582-589. |
[9] |
罗兰, 李璐, 金沐. 氙气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Akt信号通路和自噬机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2): 174-181. |
[10] |
张园, 杨剑. 基于ICD-11和ICF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康复干预方案及其健康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377-1385. |
[11] |
石孝宇, 杨剑. 脊髓损伤患者适应性身体活动及其健康效益:基于ICF的Scoping综述[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395-1404. |
[12] |
黄志霖, 徐发邵, 施静, 黄淦, 刘梅芳, 张霞辉. 线栓法建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大鼠模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0): 1147-1153. |
[13] |
袁慧萍, 冯小军, 蒋东生, 车兴旺, 范连彬. 高压氧联合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0): 1208-1213. |
[14] |
秦彦强, 董浩, 孙迎春, 程先宽, 姚海江. 不同针刺方案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递质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 30-37. |
[15] |
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卫波,郑樱,郝春霞,张缨,王一吉,康海琼,逯晓蕾,袁媛,蒙倩茹. 伴并发症脊髓损伤的神经学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8): 934-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