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昊懿, 史亚伟, 鲁俊, 许光旭. 主观垂直感知障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 30(1): 68-73. |
[2] |
邓婷, 陈敬绵, 刘小蒙, 姚晓华, 刘芦姗, 何威, 张通, 芦海涛. 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708-713. |
[3] |
林煜凡, 韦添元, 张晓颖, 李晁金子, 何静杰, 杜晓霞. 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714-719. |
[4] |
赵婧, 吴鸣, 倪朝民, 张阳, 崔俊才.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作业治疗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4): 491-496. |
[5] |
魏天祺, 罗家麒, 李紫娟, 吴雪良, 许攀攀, 张艳美, 赵晓萌, 吴勤峰. 基于丰富环境的增强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步行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439-1445. |
[6] |
张春龙, 刘福亮, 商娜, 李芳, 刘慧珍. 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0): 1221-1226. |
[7] |
李秀丽, 李珊, 冯梦晨, 黄富表. 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 98-103. |
[8] |
韩凯月,刘光亮,苏文龙,唐芷晴,张皓. 智能有氧踏车训练对不同病程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7): 822-827. |
[9] |
赖海芳,顾琳,纵亚,牛传欣,谢青. 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构建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模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3): 335-339. |
[10] |
朱慧,夏有兵,巩尊科,王世雁,马柯,闫金秋.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2): 199-203. |
[11] |
王娜,李培兰,刘芦姗,王丰容. 不同评分系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比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3): 256-260. |
[12] |
王娜娜, 杜小正, 何文洁, 张馨予, 郑欣, 李梦莘.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 67-70. |
[13] |
陈小平,王明洋,马登磊,龚诗立,张丽,李雅莉,李林,胡朝英,张兰. 痘苗病毒致炎兔皮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凋亡和神经炎症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9): 1038-1044. |
[14] |
刘建华,魏清川,胡秀茹,叶赛青,闫志宇,高强. 弥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分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7): 749-752. |
[15] |
魏海萍,郭佳,王欢,葛朝明. 迷走神经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自噬通路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7): 775-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