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梦力, 钟亚平, 周易文, 桂辉贤, 关烨明, 于婷婷. 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步行双侧下肢肌肉协同模式差异[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4, 30(1): 95-104. |
[2] |
胡晓诗, 张琦, 岳青, 梁艳华, 李晓松, 冯啊美, 张燕庆. 矫形弹力绷带对痉挛性偏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9): 1083-1089. |
[3] |
张倩, 孙新亭. 视频镜像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6): 703-707. |
[4] |
赵雅娴, 唐芷晴, 孙新亭, 王荣荣, 刘天昊, 张皓. 不同强度穿戴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497-503. |
[5] |
金振华, 陈玲, 刘勇.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数字化步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5): 504-509. |
[6] |
王路, 陈艳, 苏久龙, 杜志伟, 于瑞, 胡楠, 曾一鸣, 余绵绚, 洪靖. 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行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4): 485-490. |
[7] |
马启寿, 李中元, 符卫卫, 林茜.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2): 167-173. |
[8] |
魏天祺, 罗家麒, 李紫娟, 吴雪良, 许攀攀, 张艳美, 赵晓萌, 吴勤峰. 基于丰富环境的增强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步行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2): 1439-1445. |
[9] |
马玉宝,王晨曦,高维广,樊志娇,马全胜,孙凤龙. 体表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足偏角和足底冲量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9): 1096-1103. |
[10] |
柴丽,王梅. 基于ICF脑卒中核心分类组合评价轨道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6): 653-658. |
[11] |
王亚囡,刘惠林,朱琳,杜雪晶,朱晓敏,刘元旻.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腹肌厚度及平衡功能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5): 524-529. |
[12] |
朱琳,常冬梅,王亚囡,刘元旻,刘惠林. 简易膝关节训练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屈曲主动运动的疗效[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3): 356-360. |
[13] |
王龙平,杨学宁,曾斌,徐光青. 6分钟步行试验在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2): 242-248. |
[14] |
柯竟悦,马圣楠,张晓慧,李古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静态站立及步行时生物力学变化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0): 1178-1189. |
[15] |
曹海豪,孙文玉,席晓明,王丽敏,毕鸿雁. 五禽戏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9): 1087-1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