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峰,郝莹,陈渔. 前臂截肢者残肢运动时的脑源特征:基于标准化低分辨率脑电磁断层扫描成像技术[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8): 972-980. |
[2] |
顾蕊,田罡,黄秋晨,刘克敏,闵红巍,冯建璞,王安庆. 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功能康复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7): 753-758. |
[3] |
单新颖,俞梦孙. 下肢截肢患者运动表象的脑电功率谱改变[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1): 1360-1364. |
[4] |
刘绍文,魏聪惠,单新颖,张焱. 下肢截肢患者的脑功能连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1): 90-94. |
[5] |
王世琦,高雅倩,胥泽华,林恒,胥方元,袁丽. 触觉振动反馈系统对单侧小腿假肢穿戴者平衡及行走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4): 472-477. |
[6] |
李雅茜,费若楠,秦秀男,王亚平,肖艳英. 肌筋膜触发点电刺激对下肢截肢后幻肢痛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 27(11): 1340-1345. |
[7] |
郝莹, 郭峰. 上肢截肢者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7): 801-804. |
[8] |
孟昭建, 张明, 梁锦伦. 基于磁共振成像残肢三维重建模型设计的压紧/释放型大腿假肢接受腔[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0): 1197-1201. |
[9] |
魏艳琴, 曹学军, 杨平, 蔡丽飞. 单侧小腿截肢者穿戴假肢后行走功能的评价[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3): 358-362. |
[10] |
熊巍, 张军卫, 王增春, 任自刚, 王强. 保护性镇痛对截肢后幻肢痛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12): 1450-1458. |
[11] |
刁子龙, 曹学军, 魏艳琴, 马鑫鑫. 1例单侧大腿截肢者穿戴四种假肢膝关节步行能力的评价[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10): 1216-1220. |
[12] |
魏艳琴1,曹学军1,2,杨平1,2,蔡丽飞1,2. 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行走能力的评价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7): 855-859. |
[13] |
刁子龙;曹学军;杨平;蔡丽飞;. 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04): 470-474. |
[14] |
赖卿;李高峰;唐艳军;魏晨婧;方新;龙华;屠其雷;徐凌娇;张晓龙. 双腕掌离断者的辅助器具适配个案实践——基于ICF框架的应用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22-526. |
[15] |
马鑫鑫;曹学军;杨平;蔡丽飞;刁子龙. 双小腿截肢者假肢辅助下行走能力的评价[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6): 588-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