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芳, 霍速, 杜巨豹, 刘秀贞, 李小爽, 宋为群.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前肢运动障碍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7): 777-781. |
[2] |
潘海鸿, 李泰薇, 刘远才, 卢美铭, 陈琳. 简易滑动式腿部康复设备机构设计与分析[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4): 396-401. |
[3] |
顾秋燕, 倪钰飞, 葛晓云, 王飞英, 陆梅娟, 徐小晶. 气动式手康复设备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儿童手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 29(1): 93-97. |
[4] |
张宇玲,孙倩,贺晨. 一种踝关节多维康复训练器的结构设计[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2, 28(3): 361-365. |
[5] |
宋虎杰,赵宁侠,杜晓刚,王引,梁玉琼. 综合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8): 960-963. |
[6] |
潘璐,谭波涛,罗美玲,刘媛,伍亚民,虞乐华,殷樱.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0): 1152-1160. |
[7] |
高品操,唐芳,杨义,禹斌.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10): 1198-1203. |
[8] |
李娜, 崔志琴, 施长城, 左国坤. 实时视觉轨迹反馈对上肢运动学习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2): 217-223. |
[9] |
王鑫, 周洪雨, 金星, 徐池, 林春, 刘佳雨, 吴书画. 丰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精氨酸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 25(10): 1177-1182. |
[10] |
阳伟红.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2): 203-206. |
[11] |
胡明芳, 李峰, 徐丽娜, 张艳云. 腭裂术后双唇音构音障碍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2): 211-216. |
[12] |
李梦晓, 冯丽娟, 张福蓉, 李健, 金荣疆.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在康复训练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 23(12): 1403-1406. |
[13] |
潘志超,徐秀林,肖阳. 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6): 680-683. |
[14] |
刘鹏,宋福祥,姜志梅,汤敬华,吕智海,王立苹,孙瑞雪,时人杰,庞伟. 基于ICF-CY的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的内容分析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5): 601-604. |
[15] |
任素伟,林春,孟兆祥,王继兵,尹正录,陈波.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效果①[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1): 1310-1313. |